您现在的位置: 江南汇教育网 >> 方法例题 >> 物 理 >> 八年级物理 >> 正文
“实验报告”入门
作者:tcnoms    例题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2611    更新时间:2007/9/22              【字体:

“实验报告”入门

太仓市第一中学 叶耀

物理是一门以“实验为主”的学科,按一定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写出的记录实验情况的资料叫“实验报告”。书写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问题能力的提高,并且是规范写作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初步训练,为此,学好物理,应该从“学写实验报告”开始。

例题:(2005 北京中考题)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。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,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。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、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。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,要符合安全原则。

(1)       实验器材

(2)       实验步骤

(3)       实验分析与结论

分析:这是一个典型的“书写实验报告”类考题,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,往往面对这样的考题而“束手无策”。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,应该包括的内容有:1.实验目的、 2.实验原理、 3.实验器材 、4.实验步骤、 5.实验记录、 6.实验分析与结论、 7.实验反思等七个方面。
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目的 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是我们实验的目的,本题的目的就是:“证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”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原理 是根据已有的规律、知识,所选择的可以得到实验结论的科学原理叫实验原理。本题中,固体如果可以传声(或者不能传声)将应该有什么情况发生是我们选择实验原理的条件,这样,从“声源”与“入耳”之间如果只有固体,且我们还可以“听得见”则有结论:固体能够传播声音;如果我们听不见声音,则有结论:固体“不”能够传播声音。所以“通过固体能否听见声源发出的声音”就是本题的实验原理。我们可以选择“用一根木棒,一端贴近耳朵,在另一端轻轻地以与棒垂直的方向用手指弹击”这样做的目的,一是防止声音从空气中传来、二是为了安全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器材 按照我们的实验原理,选择的能够“有效”完成实验目的的器材,我们称之为实验器材,这里,特别需要说明的是:选择的器材必须说明规格,其目的是:便于别的人重复你的实验而得到与你相同的结论,因为,科学的东西是可以重复的,这也是科学与“迷信”的根本区别所在。本题中,根据“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,要符合安全原则”的要求,可以选择的器材为:长度为1-2米的木棒(其他的固体棒都可以)。之所以在这里选择1-2米的长度,是为了避免受“空气中传来的声音”的干扰。至于人耳、手指因为是实验者的,所以不必纳入实验器材。

4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步骤 是完成有效实验的步骤安排,什么步骤在前,什么步骤在后,反映的是学生的一种对未知世界探究的能力,该能力一般与学生的“经历”有关,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的教育强调“过程与方法”教育的原因之一。合理的步骤是完成任何一个重大工作的保证。本题的步骤可以是:1,将木棒远离耳朵,在木棒的另一端“轻”敲木棒,至耳朵刚好不能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“敲击声”为止。2,将木棒的一端“贴近”耳朵,以与1相同的方法“敲击”木棒的另一端。

5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的方法一般有:表格、图表。其特征是便于记录与便于分析。物理的表格与图像的设计以方便数据的纪录为依据(关于表格与图像的设计原则,请注意我的后续文章)。本题的纪录是简单的,只需要纪录“听见”、“没有听见”就可以。

6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分析与结论  实验分析是对实验的纪录的分析结果,通过分析,找到我们认为的结论。根据本实验的情况,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固体是可以传声的,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书写: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木棒听到本来在空气中不能听到的“敲击”声,所以:固体是可以传声的。(关于实验分析与结论的问题,也请注意我的后续文章)

7.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反思  我们的实验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,实验的结论是代表普遍的情况吗?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,从而,在反思的基础上,我们可以提出新的问题,再一次地进行我们的实验。

同学们: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,是我们思维过程的反映,它所体现的是我们探究物质世界的过程纪录,实验报告中的“实验目的”实际上就是我们所“提出的问题”;实验报告中的“实验原理”体现的是我们的合理“猜想”;实验报告中的“实验器材、步骤、纪录”体现了我们的“设计实验、进行实验”的能力;实验报告中的“实验分析”是我们“分析实验”能力的体现。实验报告中的“实验反思”体现的是我们“合作交流能力”,所以写一份“实验报告”是检验学生探究能力掌握情况的最佳选择,必将越来越受到命题老师的关注,你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呢?

例题录入:tcnoms    责任编辑:tcnoms 
  • 下一道例题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例题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江南汇教育网(WWW.SZZX100.COM)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47510号-1
    咨询电话:0512-68030333 技术支持:13812660600(肖老师) QQ:3405894